一年一度的廣州國際燈光節昨晚正式開幕啦~今天起花城廣場亮燈迎客!你準備好相機了嗎?!
今年的燈光節還入選了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國際光年”的特別推薦活動,與里昂燈光節、悉尼燈光節并稱世界三大燈光節噢~這屆燈光節上有啥好看的?數字展示在線記者親臨現場為您帶來精彩報道。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本屆燈光節的特點:
拼主題
一個大型秀場就好比劇場舞臺,需要有主題,也需要有受眾。縱觀國內外的燈光節,如今年的動感活力悉尼節,不但有傳統的歌劇院、巖石區、馬丁廣場、情人港、悉尼大學,還將燈光秀的范圍擴展到中央公園和Chatswood,是一個很典型的以當地地標和知名建筑作為燈光公共藝術表現品的秀場。
尤其是在這些不同建筑體和橋段的燈光技術和藝術表現效果上,當大家開始對3D或投影技術有了一定心理準備時,如何發揮主體的故事性去打動民眾,無疑是擺在大家眼前的一道門檻。
拼人氣,斥污染
當越來越多的城市燈光秀開始走進大眾的生活視野時,無疑它承載了更多的引導作用,好比既要負責“貌美如花”,也要“智慧并重”。對此,縱觀廣州燈光節,作品的征集方面相對較為多元化,有來自社會市民的,也有來自高校新銳設計師和國外設計師的作品,從而從參與人氣方面而言,廣州國際燈光節較比古鎮燈光文化節,在展示燈光魅力與互動趣味方面有了更多的一些思考和參與。
另外,節能環保是廣州燈光節和古鎮燈光文化節的共同舉辦要求,以環保、節能、創新為設計理念。在減少節能環保方面,廣州燈光節則注意控制展示區域和展示時間,盡量減少擾民和希望最大限度減少光污染。
拼互聯
往往燈光節不僅有地面和橋上的作品,還會針對建筑體進行高空激光秀和3D技術演示等。尤其是在當下盛行的“互聯網+”時代,利用燈光和互聯網等技術層面,予以實現更多元的燈光表現形式和吸引更多的受眾關注。如今年廣州燈光節的國外參展作品中,由Paul Sermon設計的“Peoples Screen” ,就是通過實時互聯網傳輸技術,將澳大利亞的悉尼、墨爾本、廣州在線互聯,人們通過望遠鏡便可看到遠在大洋彼岸的另一個城市的畫面。又如廣州燈光節,不在花城廣場的人們,也可以通過打開手機的相關頁面,一邊聽音樂,一邊從遠方觀看激光秀。
關于2015廣州國際燈光節
花城廣場燈光作品展期:11月14日—11月29日,歷時16天
珠江七座橋梁展期:2015年11月14日—2016年5月10日
地點:海心沙、花城廣場及珠江前航道七座橋梁等區域
主題:“光影”——把光回歸其最根本的形態,寓意“不忘初心”、光引未來。
開幕式主題為《光影之間》,由亮燈儀式和《天》《地》《人》三個演出篇章組成,每一篇章由不同風格的視覺秀起承,將舞蹈、歌曲、雜技等演出形式完美融合。
另外,引入的3D全息聲效系統,在場觀眾可以感受到聲音來自各個方位,包括頭頂、腳底好像都有聲源。還有,盲人鋼琴家王子安親臨現場演奏歌曲《All For Joy》。
亮點 1:今年廣州塔、東塔、西塔三個廣州標志性高點將表演高空激光秀,每個點30瓦全息激光互動,激光束在以廣州塔為中軸線的高樓之間來回穿梭,以光織網,高空的光影映照地面的繽紛,會場周邊的建筑群真正連成一體,形成絢麗壯觀的城市空間景象。






2015年被聯合國大會宣布為國際光年的廣州國際燈光節,希望以此紀念千年來人類在光領域的重大發現,強調推動可持續發展、解決能源、教育、農業和衛生等世界性問題的光技術重要性。從這段話中,我們不難看出國際光年給予我們的一個發展關鍵詞——光技術!
沒錯,國際光年,咱能拼點光技術!那么要怎么拼?在拼當中如何引導民眾對燈光能留下一些思考或印象?
其實于城市而言,燈光給予了人們更多豐富多彩的夜生活。而在燈光節的這些公共藝術作品里,我們可以看出2015年下半年的燈光秀,有著兩方面的特點:可以看,還可以玩!以往燈光節作品多數以靜態的呈現方式為主,讓觀眾可以享受著一場視覺盛宴。隨著互聯網思維的出現,“互動、體驗”成為了“城里人會玩”的另一種表現方式。
當越來越多的參展作品從“看”到“玩”實現了多元功能,能給予廣大市民體驗互動的機會也越來越多,更多的跨界設計也開始融合。無論是對于參展設計者而言,還是從主辦方的效果來看人氣,其實體驗互動的最好方式是走到市民群體中去而不是在一個展廳里面,通過走進人群,讓燈光也能直觀的感受到人們的樂趣。同時一個燈光節,也仿若是企業間的聚會,可以與其他來自各行各業的參展伙伴一起,在參展過程中相遇、“聯姻”、共贏。尚且不論燈光節是否會產生視覺疲勞或當中的效果好壞,若是舉辦這么一場看秀,能讓大家對光的元素和文化的元素能有更多及更好的思考,這也并非不是城里人給予大家的一個福利或者可以說是城里人在“玩”中給行業做了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