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廣州舉行的2015中國建設行業年度峰會上,中國BIM門戶對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張建平進行了專訪,她表示,只有我國的BIM政策、標準和技術體系不斷完善,自主研發的應用軟件成熟配套,政府、行業和企業共同關注,BIM技術才能在國內可持續發展和普及應用。
集成應用凸顯BIM技術價值
作為住建部發布的《關于推進建筑信息模型應用的指導意見》(以下稱《意見》)的參編專家,張建平認為,BIM技術單點應用很難體現出它真正的價值,只有在各參與方、各專業、各階段的集成應用時,才能發揮出它的價值。
談及BIM技術的推廣,張建平表示可以分兩步走。在第一階段,根據企業和項目實際情況,由BIM單點應用入手,積累經驗逐漸推廣。第二階段推廣BIM集成應用,形成全行業BIM技術的普及應用,這也是BIM發展的終期目標。張建平認為這個階段的推廣難度要大一些,因為BIM的應用不單是技術提升,更涉及到管理變革,所以這段路會走得比較艱難。盡管如此,作為行業信息化發展的方向,這條路還必須要走。如果BIM技術推廣僅停留在單項應用,或只滿足三維可視化方面的應用,而不是著眼于建筑全生命期各階段、各參與方、各專業的BIM集成應用,忽視由此引發的管理變革,那么就不能稱之為行業革命。
建筑業應用BIM技術的四大難點
那么到底還存在哪些影響BIM發展的問題?對此,張建平做了詳細解答。她認為:其一是我國的BIM標準體系不完善,現行的一些制度和標準不能完全支持BIM應用,為此很多企業都在制定自己的BIM標準;其二,我國BIM方面的政策和法規不健全,《意見》的出臺算是填補了這方面的空白,但僅僅只是一個開始;其三,關鍵技術亟待突破,由于BIM的理論基礎源自制造業的計算機集成制造理念和產品信息模型,當它被引入建筑行業的時候,需要針對建筑業的特性和要求,進行一系列技術和管理創新,其中包括標準和政策法規制定、BIM基礎技術研究、BIM與現代信息技術融合研究、BIM應用技術研究等。其四,BIM應用軟件不配套,尤其是BIM的深度、集成應用需要平臺支撐,國內BIM技術的推廣需要國產自主軟件的支持。最后,業內大多數中小企業目前對于BIM應用動力不足,還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導,行業的技術驅動,企業的自主推進。
盡管存在諸多問題,但張建平對BIM的發展還是非常有信心的,現在許多業內企業的積極性非常高,政府和行業也非常重視BIM的發展。她呼吁政府、行業和企業共同創建BIM應用環境,完善BIM應用機制,促進我國BIM技術的發展。
目標明確 前景很光明
《意見》要求,到2020年末,建筑行業甲級勘察、設計單位以及特級、一級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業應掌握并實現BIM與企業管理系統和其他信息技術的一體化集成應用,以國有投資為主的大中型建筑,申報綠色建筑和綠色生態示范小區集成應用BIM的項目比率達到90%。對此目標,張建平解釋道,在之前的調查中,大型工程中應用BIM技術的比例已經比較高,現在大型建筑的結構越來越復雜,要求越來越高,要按時、保質保量的完成項目,就需要BIM技術的支持,再加上這些年BIM技術發展的經驗積累和政府的大力支持,這個目標是可以實現的。
最后,張建平用一句話概括了BIM發展前景--目標很明確,前景很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