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主題公園在近些年發展迅速,數據顯示僅2013-2014年,中國有14家主題公園開幕,其中7家主題公園、7家水上樂園。在亞洲排名前20的游樂園中,有11座在中國;預計到2020年,共有64個主題公園建成運營,新建數量趕超美國、日本。
下面就讓我們一同了解學習一下國際主題公園相對于國內主題公園而言,有哪些不同吧?
一、以品牌為核心進行發展。國際主題公園都有自己獨特鮮明的特點,例如迪士尼是以童話世界為主,環球影城為影視劇場景,六旗則是以各種驚險的過山車娛樂設施吸引冒險的人們。大型主題公園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知名品牌和特點,進入成熟期以后,他們都以品牌進行業務的發展和衍生。
二、商業模式規模化以及盈利模式多元化。當國際主題公園以品牌模式進行發展后,他們將不僅僅依賴于門票收入作為盈利的主要來源。迪士尼是以動漫制作為主導,通過并購等方式獲得網絡媒體的傳播渠道,以特許經營等方式在全球開發主題公園和相關衍生品、拓展出縱向產業鏈,且以主題公園為中心,橫向整合房地產、郵輪和旅游等業務。迪士尼樂園收入中門票、購物和其他三部分的比例基本上是3:3:4,門票收入只作為日常維護費用。
三、高質量的服務和不斷的創新。當在迪士尼樂園和六旗樂園游玩時,隨處可見的樂園的工作人員會盡最大可能性的提供各種景點的介紹和幫助。國外主題樂園都是不斷推出新的驚奇和體驗,以滿足游客好奇求變的心理需求。例如迪士尼一直采用”三三制”即每年淘汰三分之一的舊項目、新設三分之一的新項目,使其成為一座“永遠建不完的迪士尼”。
寬創國際認為,“迪斯尼的魅力第一依托是高科技,而國內大多主題公園的凋敝,就因為主要依靠自然山水、低檔的游樂設施,恰恰缺少不斷創造新魅力的高科技。”有數據顯示,在10年間,國內80%的主題公園面臨倒閉。這些主題公園失敗在于:一、沒有自己的主題、文化和品牌,并未對其文化內涵進行挖掘。二、選址問題導致盈利模式單一,沒有更好的利用選址的人流量,發展衍生品業務等。目前國務院《文化產業振興規劃》有特別提到“主題公園是擴大文化消費、發展文化產業、實施文化傳承的重要平臺,所以寬創國際認為,在未來,應加快建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高科技含量、富有中國文化特色的主題公園,優化各類主題的表現形式,推動我國主題公園品牌的國際化,實現我國主題公園業態的華麗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