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公園崛起帶動數字展示行業迅猛發展
今年上海臨港新城將開建一個總建筑面積50萬平方米的大型主題公園,與上海迪士尼度假區雙龍繞滬。除了上海,僅2月份宣布將建設主題公園的城市有天津、烏魯木齊、山東、合肥等。與此同時,日本環球影城、美國夢工廠等國際機構亦籌謀選址建設新的主題公園。
據統計,截至2013年底,國內旅游地產完成的投資已經超過5000億元,業內預測2014年完成的投資將超過6000億元。在這樣的投資背景下,旅游地產領域不僅出現大規模圈地現象,并且主題公園也成為各大投資企業必選項目。我國至今累計開發主題公園超過2500個,截至目前,國內主題公園占地超過1000畝的有60多個,超過10000畝的有10個;投資額超過億元的主題公園有142個,超過20億元的有12個。
中國市場發展主題公園頗具潛力,主因是中產階級迅速崛起,人們對消費娛樂的選擇場地提出更高要求。2月27日,在上海舉行的第四屆中國主題樂園與度假區發展論壇上,AECOM副總裁、全球經濟總監Chris Yoshii說,目前,大約有7億中國人有參觀主題公園的經濟條件,隨著城鄉收入的增長,該數據會持續增長。到2020年,達到一定條件收入的人群數字將是10億。
根據AECOM的研究調查,2012-2013年,中國共有14家主題公園開幕,其中7家主題公園、7家水上樂園,而屬于華僑城、長隆、方特等主題公園集團旗下的公園有8家。預計2020年中國將增加59個主題公園、5個水上樂園,潛在入園人次將達1.663億,總投資額達238億美元。
盡管中國主題公園市場深具潛力,但亦存在不足,如收入的單一。“門票收入甚至占據國內主題公園總收入的90%。”承興國際副總裁孫彥波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國內2500家主題公園大多數從嚴格意義上講,不是主題公園,而是游樂園。”
孫彥波認為,中國主題公園的經營效果不太樂觀, 70%的主題公園還處于虧損狀態、20%是持平、只有 10%達到了盈利,存在主題缺少特色、衍生品開發率低、設計缺乏創意等問題。但長三角的二三線城市主題樂園盈利狀況較優,影視類主題公園的旅游收入高速增長。
在主題公園崛起的同時,也將帶動數字展示行業的迅速發展,反之,數字展示的發展也將促進主題公園盈利模式的形成,在未來數字展示行業將借助主題公園這一垂直領域得到長足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