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規劃展覽館:展示城市空間發展戰略
9月15日至9月19日,“孔子故鄉 中國山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采風活動在山東進行集中采訪,活動進入最后一天,采風團來到青島規劃展覽館,在此回顧了青島百年城建史和規劃史的同時,對青島市“全域統籌,三城聯動,軸帶展開,生態間隔,組團發展”的城市空間發展戰略也有了系統了解。
青島規劃展覽館位于嶗山區東海東路,于2012年12月29日正式開館。在展覽館大廳中央,一幅主城區的浮雕沙畫呈現眼前,介紹著青島市近現代歷史上的大事記。展館展示內容以城市規劃編制為脈絡,設有百年規劃、戰略規劃、測繪地理信息、總體規劃模型、360°全景展示、詳細規劃、專項規劃、陽光公示等展廳,展示了青島的城市空間格局演變、新一輪城市空間發展戰略和城市總體規劃及各層次規劃編制成果,也凸顯了青島率先科學發展、實現藍色跨越,建設宜居幸福的現代化國際城市的發展目標。
青島雖然經歷了百年洗禮,曾多次被占領,但城市規劃從未停止,青島規劃展覽館內的百年規劃廳就展示著青島百年歷史規劃圖。從1898年德占時期中國大陸第一份現代城市規劃方案,到解放后各個時期的青島城市規劃,百余幅青島各個時期的城市規劃,清晰地勾勒出這座黃海明珠,從最初蜷縮在膠州灣一隅到如今三城聯動的成長履歷。一份1900年的青島城市規劃圖上,青島的城市性質被定位為海軍基地和商貿港口,德文標注的“小港”、“大港”的地名沿用至今,青島老市府和迎賓館也清晰可見。除了歷史上的規劃,現在執行的各種戰略規劃、詳細規劃和專項規劃也非常完備,可供參觀查閱。
在規劃展板上,記者看到青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項規劃中,八大關、小魚山等老街區保護規劃被作為重點保護性規劃項目。今年5月,青島市規劃局副局長姜德志接受媒體采訪時,新版保護規劃的青島歷史文化街區擴展到13個。
沿著環廊一路走下來,兩側是青島城市規劃的發展變遷以及青島城市建設取得的諸多成就,“中國大陸第一個實施現代城市總體規劃的城市”、“近代中國第一個收回主權的城市”、“中國十佳宜居城市”、“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龍頭城市”、“全國文明城市”……一項項成就擺在眼前,讓人嘖嘖贊嘆。據介紹,有著“萬國建筑博覽會”之稱的八大關別墅群竟然是由中國建筑師設計建造。
據解說員介紹,八大關融合了多國的建筑風格,卻是中國建筑師登上歷史舞臺的第一站。以劉耀宸、張新齋、徐垚、劉銓法、王節堯、王屏藩、蘇復軒等人為代表的中國建筑師與外國建筑師合作,設計建造了建筑與環境融合的一個個經典作品,展示了一幅跨文化對話圖景。
幾個展廳參觀下來,采訪團成員不僅品讀了青島的歷史文化及百年規劃史,還近距離接觸了建設宜居幸福的現代化國際城市的發展遠景。展廳內,一個巨大的城市微縮模型,囊括了青島全市道路、建筑、河流等,解說員介紹說,這是全國第一個全市域規劃模型。沙電子盤后面的LED大屏上,15分鐘的短片以城市規劃編制為脈絡,展示了青島市的城市空間格局演變、新一輪城市空間發展戰略和城市總體規劃。
國務院于今年6月新批復的青島西海岸新區的發展規劃也出現在短片中。西海岸新區是深入推進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的又一重大戰略舉措,從2012年開始,青島市規劃局即會同西海岸經濟新區管委組織編制了《西海岸經濟新區建設總體規劃(綱要)》,用于指導西海岸經濟新區的規劃建設。2014年 6月,國家發改委經國務院同意,印發了《關于印發青島西海岸新區總體方案的通知》,明確規劃建設青島西海岸新區的重點任務,提出大力推進海洋科技自主創新,打造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建設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推進沿海地區新型城鎮化,擴大對外對內開放,建設美麗海洋經濟新城的目標。
采訪接近尾聲,整個規劃展覽館就像是城市規劃發展的縮影,在此回顧歷史,作為鏡鑒,也在此,了解一座現代化城市的未來發展藍圖。如今,青島規劃展覽館作為城市發展進程中的標志性建筑,也成為青島在對外宣傳中發出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