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青奧會開幕式虛擬技術創演出新形式
歷屆大型運動會開幕式都可稱為新技術“試驗場”,我們總能從中看到高科技帶來的新穎視聽效果。那么在第二屆夏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上又有哪些可圈可點的技術應用?這場開幕式又創下了這類廣場演出怎樣的紀錄?
第二屆夏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于16日晚20點在南京奧體中心正式開幕。然而一場不期而至的雨讓主創團隊心里一緊。隨著開幕式圓滿結束,主創們終于可以放下心來,總導演陳維亞也笑言絲絲小雨給開幕式增添了幾分浪漫情調。
在開幕式表演中,超大面積投影、120人威亞表演,以及紫金山天文臺與天文望遠鏡、渾天儀、青銅器、絲綢之路等極具中國歷史與古典韻味、帶有南京特色的意象,將夢想貫穿歷史、現在與未來。先進科技與表演創意設計,讓現場地面、空間與上空相互呼應,這種多空間流動性連接的形式,讓數虎Digital Tiger視覺創意專業人員贊嘆。
地面、空間與天空多層次聯動呼應
開幕式表演場地分為廣場地面表演場地,以及場地兩端的渾天儀與紫金山天文望遠鏡兩個小舞臺,三個表演空間遙相呼應。流動的影像、舞動的演員在三個表演場地上或依次表演或同時進行。
除了在地面和兩個小舞臺的表演外,120人的威亞表演讓表演空間更加立體、豐富,再加上多媒體影像從地面、空間到場地上空的全方位呈現與點綴,多空間的聯動呼應讓現場呈現宏大的時空場景,將中華文化、南京歷史娓娓道來。
數虎視覺設計師特別提到《圓夢》章節中鋼琴表演的部分,是這種空間聯動創意的典范表現。隨著鋼琴旋律響起,地面投影中的音符慢慢流動并在空間中升起,再慢慢飄到天空中,這種影像流動性連接創意讓演出現場不同層次空間之間有了交流互動。這種多層次空間聯動形式使這類廣場表演真正對空間優勢充分利用,取得更震撼的視覺效果。
超大面積地面投影塑造“百變”大場景
在表演場地上,平常在演出中常見的LED卻不見蹤影。此次的多媒體視覺效果將通過投影的形式呈現在觀眾面前。
據介紹,這是國內第一次如此大面積地使用多媒體地面投影,面積達到一萬多平米。我們可以看到,投影隨著演出劇情的發展變幻出無數的場景。流動的漢字讓人感受中國書法之美,與演員的武術表演剛柔結合。突然,熊熊烈焰升起,舞者的表演與地面投影還原了青銅器鑄造過程。饕餮紋、青銅渾天儀等,不僅展示了中華民族悠久的青銅鑄造歷史,也將天文史與南京紫金山天文臺元素巧妙相連。
青花瓷的韻味、絲綢之路狂風沙中的跋涉、敦煌壁畫的神韻、海上絲綢之路的波濤和急流漩渦、洶涌的黃河水、世界版圖等影像,與演員表演融合,仿佛影像就是現實,人在影像中。
如此大面積的投影固然震撼,但也容易受到一些自然因素影響。在開幕式前主創團隊就透露最不希望演出遇上下雨,并對此做出了多套應對方案,以保證在不同的雨勢下演出都能順利進行。
昨晚天公不作美,雨水伴隨著整個演出過程。這對視覺效果會有影響嗎?對此數虎技術人員在觀看演出后表示,如果不下雨現場效果肯定會更好,因為水會起到類似鏡面的作用影響成像,但是在雨水影響下開幕式的投影仍然能取得這樣的效果,可見幕后團隊對這次表演做出了多么充分的準備!正如總導演陳維亞在采訪中所說,整個團隊在備戰開幕式的過程就是一天一天熬過來的。正是幕后的努力,才保障了青奧會給全世界觀眾帶來了這樣的一場視覺文化盛宴。
虛擬植入開拓更廣闊表演空間
在電視機前看直播的觀眾肯定不會忘記那一個個飛向天空的彩色音符、劃過體育場上空的流星、奔跑在空中的巨人和定格空中的會徽。現場上空沒有任何介質的情況下,這些影像是如何形成的?
其實,這些由虛擬植入技術呈現的場景現場觀眾是看不到的,只有在電視播出中才能看到。這也是國際大型賽事開幕式中首次運用這種電視虛擬技術,讓表演空間延伸到了體育場上空,甚至體育場外。數虎技術人員表示,這些影像需要事先根據播出的機位鏡頭角度進行制作,對角度的精準度要求極高。最后,在播出中將制作好的視頻畫面實時同步疊加到直播畫面上,形成電視中的效果。
開場的宇宙場景、五環的出現、奔跑的巨人等場景在電視播出中都疊加了虛擬影像,角度的精準、融合度之高讓電視機前觀眾感覺虛實難辨。據開幕式舞美總設計師陳巖表示:“把虛擬技術運用到美術場景之中,這在奧運史上還沒有過,南京青奧會是第一個,可以載入史冊。”
數虎曾為開幕式提供視覺設計概念圖
南京青奧會開幕式已結束,這場直指未來的追夢之旅,將激勵著來自世界的青年們勇敢追逐并實現自己的夢想。據數虎設計人員透露,其實在初期我們曾為青奧會開幕式提供過視覺創意設計,很榮幸能以這種方式參與到這一盛會里。
南京青奧會開幕式無疑為開幕式表演樹立了新標桿,也帶來了國內廣場表演的新形式。精彩的開幕式演出讓人不禁期待:以往大型賽事簡單的閉幕式演出在此次又會有怎樣的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