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產新勢力——新型古鎮旅游綜合體
在我國旅游業蓬勃發展大背景下,新型古鎮旅游綜合體開發正以其獨有的商業模式和生態構造成為商業旅游文化地產項目中獨樹一幟的風景。其逐漸興起的背后,一方面是傳統古鎮為突破現有旅游資源同質化競爭、游客停留時間短等瓶頸而尋求新的發展運維模式;另一方面是眾多受電商沖擊、轉型需求強烈的傳統商業地產公司開始嘗試新型古鎮模式的開發和再造。
新型古鎮開發既依托了原有古鎮的歷史文脈,又不受傳統古鎮文物保護單位的開發限制,而且還占據了城市發展與文化復興之機,從而在發展形式上更加靈活、業態構建上更加全面、文化表現上更具生命力。云南楚雄市彝人古鎮是新型古鎮旅游成功的典型代表,其游客量在2012年達到720多萬人次,成為“昆明-大理-麗江”旅游黃金線的亮點。區別于傳統商業主題項目,新型古鎮旅游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走主題體驗差異化模式
新型的古鎮綜合體在建設之初就經過大量的市場調研和文化發掘,在市場數據的基礎上形成較為科學的規劃理念和實施方案,這樣便使項目的落地更有的放矢。一方面它區別于傳統古鎮旅游的生態觀光模式,新型古鎮旅游結合了最新的文化展示形式,如大型情景表演、印象劇場演出等較為先進的高科技展示形式,有效迎合了游客的體驗和觀賞需求,互動體驗性更強。恒潤科技在為國內多個地產集團提供的新型古鎮綜合體項目設計、運營一體化服務方案中,規劃了得到一致好評的大型多媒體情景互動體驗劇場,精妙的大型機械設計和高超的多媒體互動技術結合將為古鎮游客帶去前所未有的觀演體驗;另一方面新型古鎮旅游又區別于主題樂園的單一化游樂形式,加入了當地民俗文化、人文風情、地理風貌等元素,在建筑風格上緊扣古鎮的主題,揚長避短,從而降低項目投資的風險性,同時也使得新型旅游古鎮綜合體在后期運營的時候更科學化。
二、商業模式鏈靈活科學
新型古鎮旅游在商業模式設計上面更加自主化,傳統古鎮的運營模式受文物保護、古鎮居民沖擊、地理位置、自然建筑條件等限制,無法形成一個有效長久的固定商業模式。新型古鎮旅產業鏈可根據古鎮的規劃模式進行合理的自主自定義設計,除了傳統的古鎮商鋪招商和客棧住宿之外,可因地制宜地植入豐富多樣的現代業態,提供豐富的產品和服務。諸如融入古鎮院子(地產商業項目)、茶茗商社(產品化商業項目)、高端酒店等多與開發主體單位相匹配的產業鏈和商業模式。
三、精細化深度游成為營收關鍵
隨著游客素質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對旅游主題細節和文化內涵的鑒賞和追求逐漸取代傳統的觀光需求,未來精細化和深度游將成為旅游業發展趨勢。新型古鎮在建設時對于文化的挖掘會進行統籌設計和有效實施,對于建筑藝術的風格和文化細分也可進行合理設計,使其展現形式更加多樣化,以求滿足不同游客的文化鑒賞需求;在旅游線路和時間方面可以通過情景演繹和大型表演等形式進行科學合理設計,從而全方位增加游客的游覽時間,進而提升游客綜合性消費空間。
四、資本操作性強,表現手段豐富
新型古鎮旅游開發最主要的依托就是強有力的密集型資本,它的成功基本取決于項目整體策劃能力、設計和運作能力、推廣營銷能力以及商業模式的統籌能力。它可以充分的吸引和融入多元化的文化元素和表現題材,并且通過現代高科技的表現形式,把文化形式以更加具體展現形式呈現;它即可以融入藝術體系、文化內涵、商業形態和其他外來的文化風情元素,又可加入更多的科學化創意理念,因此收益更多元化,從而降低項目資金投資風險。
綜上所述,新型古鎮旅游綜合體的項目形態在未來的發展中將會成為主打項目差異化和低投資風險的商業項目,它突破依托原有歷史遺傳和保護開發的基本模式,從而擁有多樣的開發形式和特點。它既能有效的消化商業地產過剩的矛盾,又能形成新型的文化地產模式。雖然它仍以地產為基準,但已經在形式和商業模式上形成一個質的改變,在中國房地產業整體轉型的大背景下,新型古鎮旅游開辟了一個區別于傳統旅游的轉型模式,將區域開發、文化復興以及地產的城市開發有效的結合,相信它將會成為帶動古鎮旅游發展和商業地產發展的中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