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覽方式轉變:訪敦煌研究院院長樊錦詩
敦煌莫高窟游覽方式大轉變:實現保護與開放的共贏
2014年8月1日,敦煌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正式對游客開放,同時開放的還有莫高窟參觀預約平臺,這也意味著實行了35年的購票模式和參觀流程將徹底改變。三個月過去了,特別是經過了“十一”黃金周的“大考”,莫高窟預約參觀平臺的表現究竟如何呢?數字展示中心意味著莫高窟將逐漸取消參觀功能的傳言是否真實?近日,新華網甘肅頻道就上述問題對敦煌研究院院長樊錦詩進行了專訪。
新華網甘肅頻道:網上有消息稱,敦煌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的開放意味著游客進窟參觀將逐步取消,是么?
樊錦詩: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的投入使用,并不會導致莫高窟關閉參觀。老實講,雖然開放參觀會對洞窟造成破壞,但不開放也是肯定不行的。過去老所長(原著名畫家、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長)常書鴻總講“保護、研究、弘揚”的工作方針,就是在保護好洞窟的同時,也使群眾有機會親身感受一下莫高窟這一世界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莫高窟洞內的壁畫、塑像這樣有價值的文物有必要向游客開放,向世界廣泛傳播。
新華網甘肅頻道:建立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和參觀預約平臺是基于什么樣的考慮?您認為其投入巨資是否值得?
樊錦詩:剛才說了“不開放不行”,另一方面則是“開放壞了更不行”。如果繼續實行以前的開放方式,對參觀人數不加限制的話,每個旺季日均上萬的游客將使莫高窟難以承受。人們參觀時呼出的二氧化碳將會使洞窟內的壁畫加速退化,造成難以挽回的破壞。這是我們誰都承擔不了的責任!
因此,我們不得不對每天的參觀人數進行限定,另外經過長期的研究和論證,我們認為目前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數字展示中心,讓參觀者了解敦煌莫高窟的歷史淵源以及壁畫等文物的藝術價值。這樣將減少游客在洞窟內的滯留時間,有利于緩解洞窟開放對文物保護的壓力。單個游客在洞窟內參觀時間的減少,也使莫高窟單日游客最大承載量由原來的3000人增至6000人。
敦煌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里,游客們準備觀看電影《千年莫高》
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球幕影院是目前全世界唯一一個由文物保護單位建設的高清球幕影院,確實為此投入了大量的財力、物力和人力,但為了實現莫高窟文物保護和開放利用的雙贏,我認為這些都是值得的。
新華網甘肅頻道:隨著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和參觀預約平臺的開發運營,莫高窟的參觀方式發生了哪些改變?對游客的游覽體驗有哪些影響?
樊錦詩:首先,我們在建行甘肅省分行的支持下建成了網絡售票系統,在這個平臺上,人們可以預約參觀的時間段并在線支付購買。無論散客還是團體,都能像買上網買火車票一樣購買門票。這就使游客能自主安排自己的參觀時間和行程,免去了旅游旺季時在景區門口排隊等候之苦。
其次是參觀方式則變得更加科學,游客們在前往洞窟參觀之前,要先在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觀看兩部片場為20分鐘的電影——4K超高清寬屏電影《千年莫高》和8K高分辨率的球幕電影《夢幻佛宮》。然后由擺渡車免費送到莫高窟景區,由講解員帶領參觀。這樣在正式參觀洞窟前,游客能對莫高窟的歷史背景、文化藝術價值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和認識,從而使整個參觀過程更加順暢,讓游客更好地感受莫高窟的藝術魅力。
之前有些游客會反映說洞窟內光線昏暗看得不是特別清楚、洞內二氧化碳積聚后人會缺氧感到不適,另外莫高窟的有些壁畫和塑像也會因為參觀角度的問題影響觀感......而數字展示中心的球幕電影就能解決這些問題,比如說45號窟和九層閣中的大佛,在球幕電影中看得反而更加清楚,參觀效果也更好。
新華網甘肅頻道:開放三個月以來,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和參觀預約平臺運營的實際效果如何?游客對敦煌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和參觀預約平臺的反饋怎么樣?
樊錦詩:我們在數字展示中心放映電影,絕不是像有些景區一樣忽悠人、變相漲價,而建立網絡參觀預約平臺,實際上能為游客們免去在景區門口排隊等候的不便。事實上我們的問卷調查和好多記者的調查都表明,游客們對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和參觀預約平臺的反饋評價是很滿意的。當然,這也并不意味著我們已經做到了完美,我們得進一步完善“數字加實體”的雙重參觀模式,未來還可能會開發出新的影片放映。
樊錦詩簡介:
1938年生,浙江省杭州市人,自1963年北京大學畢業后已在敦煌研究院堅持工作51年,被譽為“敦煌的女兒”。畢生致力于石窟考古、石窟科學保護和管理事業。(專訪人:許亞杰)